6月24日5点38分,四川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新村组富贵山山体突发高位垮塌,有62户100多人被掩埋。现在有118人失联,救援人员已发现15具遇难者遗体,救出3名被埋人员,目前,共有3200多名救援力量和150多辆机具车辆在现场开展搜救工作。
现在,专家初步认定,这是一起降雨诱发的高位远程崩滑碎屑流灾害。早就有科学家指出,人类面对的最大恐怖主义是大自然造成的灾难。无论是古代和今天,灾难和恐怖袭击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如影随形。尽管人类不可能完全摆脱恐怖主义袭击和灾难,但是,能否把死伤人数减至最少,把经济损失降至最低,是区别文明和愚昧、理性与盲目、主动与被动的分水岭和试金石。
正如良医治未病,面对灾难,预先防范是将灾难降至最低的首要条件。风起于青萍之末,任何灾难,都会有预兆,也会有应对的有效方式。茂县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县,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当地的地理和气象资料显示,这是一块风光秀丽的美丽土地,但也一个自然灾害频频光临的地方,由于与发生过汶川大地震的汶川同属龙门山断裂带,茂县地貌属于高山峡谷,受断裂带的影响,当地岩体比较破碎,容易发生山地灾害。常见的灾害除了地震,还有春旱和伏旱,春夏常有暴雨、洪水、冰雹、泥石流灾害和山体滑坡、跨塌等。
山体高位垮塌有几个要素,一是山高陡峭,二是地质疏松,三是外因作用,如地震、雨水冲刷等,这些都是单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相对因素是,山体之下修建了民居。对于后者的选择和控制(预防)当然要比对前者的好几个因素的预防容易得多。
首先,在选择民居和生产基地时,注重地形地势和地质情况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宽阔的地面,即便要在山下和斜坡下修建房屋,也要有事前的专业评估,一般的情况是,如果是古滑坡、斜坡上松散土石层较厚、岩层倾向与坡面一致、含有松软地层等的,不宜选作建设民宅和工业建筑。对比跨塌前后的照片可以看,被埋没的当地民居正好建在高位山体之下,这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当初的民宅建筑是否经过科学严谨的安全评估。
预防之道的第二个要素同样也建立在当地的气象条件之上,既然夏季是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高发时期,而且短时强降雨或持续时间较长的降雨,都容易诱发山地灾害,就应当有相应的部署,并且丝毫不能掉以轻心。政府管理部门理所当然地要成为守夜人,县、乡、村三级签订责任书,甚至要划责到人,建立监控和预测网络。在重点监控地区做到每天24小时要有专人巡视。
如此,才能发现山体跨塌的蛛丝马迹,甚至明显迹象,如山坡上的树木、电线杆等发生歪斜,房屋墙壁发生裂缝并不断扩大,斜坡地表出现裂缝,斜坡上的池塘水突然漏失,斜坡前缘坡脚处出现浑浊的泉水流出等。发现这些情况,就应紧急通知和帮助人员疏散、逃生。
而且,在通讯手段上,由于停电断网,即便有手机互联网、电视和广播等,也会失去消息传递的功能,因而也必须预备必要的原始但有效发出警示信号的工具,如敲锣和吹口哨。哪怕是居民不愿撤离,也要挨家挨户地敲门通知,并强制组织居民撤离。
这个方面,好的教训有美国2005年新奥尔良卡特娜飓风,政府部门强制居民撤离,沉痛的教训有2009年台湾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169户、398人遭泥石流“灭村”,因为小林村村民即便获得了红色预警,人们也不愿离开故乡,管理部门没有采取强制撤离手段。
而且,2014年7月17日14点45左右,茂县石大关乡路段突发山体滑坡,塌方方量达3000余方,造成213国道100多米的道路被掩埋阻断,10人遇难21人受伤。这种前车之鉴更需引发相同时间段的重点预防。
尽管自然原因,如地震、降雨、冰雪融化以及河流对斜坡坡脚的冲刷和浸泡等是发生山体滑坡的自然诱因,但是也要看到,人类生存和活动的不可持续性同样是造成山体跨塌、泥石流的诱因。对山体上大量树木的砍伐和过度放养牲畜破坏植被,消除了植物固土防滑的功能;不合理的种种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同样可能诱发山体跨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而且,不可持续发展行为导致灾害的发生有较长的时间跨度,并且常常是间接非表面的原因,因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就成为诱导大自然这个最大的恐怖主义者最危险和潜藏最深的人为因素,只是这一点直到今天还不为人们重视。
当然,此次山体垮塌之后还需要防止次生灾害,例如,跨塌形成堰塞坝,如果坝内汇集水量增多,一旦溃决,对下游居民将造成水灾,因此也必须提前预防。
来源:中国网